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厦门大鹭网 首页 厦门资讯 查看内容

75年·75人 | 解放军第一批对台湾战地播音员吴世泽:传向金门的 “海峡之声” ...

2024-10-17 14:27| 查看: 12| 评论: 0|来自: 厦门网-厦门日报

摘要:   吴世泽用“九头鸟”大喇叭对金广播。  吴世泽 (厦门日报记者 林铭鸿 摄)  吴世泽(右四)给汤丽珠(左三)送上了他手书的一幅字“两岸一家亲,亲情隔不断”。  吴世泽珍藏着当年的布制身份标识。  厦 ...
 

  吴世泽用“九头鸟”大喇叭对金广播。

  吴世泽 (厦门日报记者 林铭鸿 摄)

  吴世泽(右四)给汤丽珠(左三)送上了他手书的一幅字“两岸一家亲,亲情隔不断”。

  吴世泽珍藏着当年的布制身份标识。

  厦门网讯(文/厦门日报记者 罗子泓 图/受访者 提供(除署名外))

  他亲历厦门解放:

  见证解放军迈着整齐的步伐走进中山路

  他参与对金广播:

  在厦门距金门最近的角屿岛上坚守多年,用闽南话对金广播

  人物名片 吴世泽,95岁,厦门人。20世纪50年代,他成为解放军第一批对台湾战地播音员,先后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建前线战地广播站”闽南话播音员、“厦门角屿岛广播组”组长,1972年转业。

  当海浪拍打礁石,当月光照耀沙滩,那段遥望金门、唱着思乡歌曲的记忆扑面而来——谈及过往,九旬老人吴世泽口中的故事依旧鲜活有力。

  “厦门解放后,我决心报考军校……后来,加入了角屿岛广播组,用闽南话向对岸广播。《中秋之叹》和《思乡曲》是我烂熟于心的歌曲,每每哼唱起它们,眼泪也不禁落下……”吴世泽说。

  1949年10月17日至今,这位老人不仅见证了鹭岛75年来的沧海桑田,更亲历了两岸从隔绝对立到如今同胞“一家亲”。

  1944年

  不满15岁就外出打工 挑起家中重担

  1929年,吴世泽出生在厦门一个大户人家,家中经营药材批发生意。他从小过着富足的生活,也接受着良好的教育。

  不过,安宁的日子在“卢沟桥事变”后被扭转。1938年,厦门沦陷。身处战争阴霾下,不少人举家逃难。社会秩序不稳定,更别说做生意赚钱。此后,吴家经营的商行关门歇业,家族面临颠沛流离的境地。

  雪上加霜的是,就在这万分窘迫之际,吴世泽的父亲早早离世。迫于生计,向来不会做工的吴母只好走出家门打工赚钱。

  吴世泽记得,一次,家中实在无米下锅,母亲便把家中唯一的时髦物件——一只电灯泡拧下来卖钱换取食物,这才得以充饥。

  1944年,不满15岁的吴世泽挑起家中重担,外出打工。“要么去禾山农村进菜到城里卖,要么挑酱油、萝卜干去农村卖,要么给人家当学徒、拉板车、做苦力……”说到这儿,老人无奈地摇了摇头,接着道,“每人每月只有三斤大米,吃菜得自己另外想办法,当时的艰苦可想而知。”

  厦门沦陷的七年多里,令吴世泽印象最深的,是国人悲惨的境遇。

  “那天,我正在摆地摊。一个外国水兵开着吉普车在街上撞倒了一个中国人,他连车都没停,看了一眼倒在血泊中的伤者就扬长而去,周围也没人敢阻拦。”吴世泽说,正是在那时,他心中迸发出对正义力量的渴望——这也是推动他后来报考军校的直接原因。

  1950年

  考上军校,如愿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

  革命烈士刘惜芬生前的住处,离吴世泽家不远。

  “1949年10月17日一大早,就听人说:鸿山脚下,共产党的地下党员被杀害了。”吴世泽回忆。那时,他刚满20岁。

  刘惜芬是吴世泽姑妈同学的妹妹,由于两家离得近,吴世泽目睹了她被国民党抓走时的场景。烈士的遭遇,让他愤慨和惋惜:“没想到,厦门刚迎来解放,她却和我们阴阳永隔了。”

  1949年10月17日中午,解放军从鹭江道靠近中山路的地方,迈着整齐的步伐走进中山路。

  街上有一些进步学生和年轻人在围观,吴世泽便是其中之一。围观人群自发唱起了“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你是灯塔,照耀着黎明前的海洋;你是舵手,掌握着航行的方向……”等歌曲。下午时分,中山路的店面陆续开门,最繁华的大同路和思明南路的商户,也都开门欢迎解放军。

  “解放军的纪律真的好!”吴世泽说,休息时,他看到他们沿路坐下,不扰民,中午就在附近的小巷里临时生火做饭。

  厦门解放第二年,吴世泽如愿加入了这支纪律严明的队伍——他考上了华东军政大学福建分校。翻开相册,两块分别印有“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姓名、部别、职别”字样的布制身份标识,如今依然被吴世泽完好保留着。

  1953年

  角屿岛广播组成立,用大喇叭向对岸“喊话”

  儿时的文化积淀,对吴世泽日后的工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军校毕业后,他被分配到28军,担任连队文化教员。1953年,解放军华东军区在厦门距金门最近的角屿岛上成立了一个广播组,负责政治宣传。不久后,吴世泽被选调到广播组,成为组里的第一位闽南话播音员。

  “我是土生土长的厦门人,闽南话说得不错。”吴世泽一边说,一边展示他和广播设备合影的老照片——那是一种被称为“九头鸟”的大喇叭,由9个250瓦的扩音器组成。广播员的声音,就是由它扩散,传到10公里开外的地方的。

  广播员做什么呢?吴世泽说,他们播报的内容,既有祖国大陆的建设发展成就,比如: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鹰厦铁路通车,石油自给等;另外,就是向去往金门的同胞播报他们亲属在大陆工作生活的情况。

  把普通话文稿转换成闽南话播报的难度较大,因此,作为广播组闽南话播报“第一人”的吴世泽下了很多功夫。播报前,他要在稿纸上把需要注意的地方一字一句地标出来;一天听四次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台湾广播的闽南话节目……

  那时候,广播基本都是口播,而且日夜不间断。每条广播,吴世泽用闽南话读一遍,另一位广播员再用普通话读一遍。为保证播报不间断,吴世泽连续6个春节没有出岛和亲人团聚。“长时间播报,播音员们难免喉咙不适。组织上给大家配发了一台丹麦产的钢丝录音机,可以录好了再播,但由于设备宝贵,大家都是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不用。”他说。

  1964年

  奉命调离角屿岛 离开驻守多年的“海上上甘岭”

  以前角屿岛上,条件艰苦,被不少人比作“海上上甘岭”。军事科学出版社《祖国之声——凝望海峡的记忆》一书中写道:岛上没有淡水、没有食物、没有药品,也基本没有可用于建造工事的材料,一切必需品补给全靠船从陆地运来。

  “菜吃不上,只能干饭配咸菜;烧饭的水不够了,只能就着罐头啃压缩饼干……”说到当时的生活,吴世泽摆了摆手说,遇上大风或战事,无法行船,岛上的备用水源只能保证做饭和每人每天一杯水,洗脸、刷牙都不够。

  由于长期驻守角屿岛,且肩负重要责任,吴世泽很少回家探亲。1957年结婚后,他的妻子独自留在漳州娘家,夫妻俩只能通过书信交流。

  当时,角屿岛每天都会迎来一班交通船,有家室的士兵们格外盼着它来——因为船上载着家人的书信。吴世泽和战友们一样,会到码头迎接交通船,“只要接到一封来信,心情必定很激动。家里的情况,全凭这一纸家书。”

  吴世泽留存的材料中,有两张泛黄的乐谱——《中秋之叹》与《思乡曲》。采访这天,他坐在阳台旁,先是喝水润了润嗓子,而后,举着乐谱哼唱起来。驻守角屿的那些日子,吴世泽时常在海边唱起它们,“我站在角屿,望着岛内的云顶岩思念家人。海峡那头的同胞或许也和我一样,记挂着在大陆的亲人吧!”

  1964年,吴世泽奉命调离角屿岛;1972年,他从部队转业;1991年,随着吴世泽战友陈菲菲完成最后一次广播,大喇叭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2015年

  赴台寻“亲” 昔日“对手”变成朋友

  尽管已从广播站退下来,但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吴世泽都没有忘记对岸的“对手”:“角屿岛成立广播组后,金门也成立了马山广播站,双方你来我往地用广播打‘嘴仗’,马山广播站的广播员汤丽珠就是我的‘对手’。”

  2001年2月,部分金门籍在厦同胞乘船直航金门,回乡探亲。吴世泽守候在电视机前,感慨万千:“传播心声过海峡,唯愿孤舟启归帆,多希望能看到祖国统一、骨肉团圆的那天……”2004年12月,福建居民赴金门旅游启动,不久后,年过七旬的吴世泽踏上金门岛,在马山广播站前留影。

  2015年,在闽台两地媒体的协助下,吴世泽联系上了汤丽珠。

  “当时离我们互相喊话已经过去50多年了!我和妻子、四个女儿,特地到台湾去看望她。”吴世泽回忆道。当年的小伙子、小姑娘已成老人,但他们依旧从熟悉的声音中认出彼此。相见后,两位老“对手”的手紧紧握在一起,吴世泽还给汤丽珠送上了他手书的一幅字“两岸一家亲,亲情隔不断”。

  吴世泽告诉记者,回望自己九十多年的人生历程,既有炮火带来的苦难和辛酸,更有国家发展壮大后的和谐与稳定。

  海岸边,那些曾经的灰色碉堡,早已成为碧海蓝天图景中的点缀;昔日你来我往的两岸“广播战”,也转变成了厦金两地同放烟花共度佳节的美景……“我和汤丽珠从‘对手’变成朋友,也希望两岸能早日统一。”吴世泽说。

责任编辑: 刘福伟,赖旭华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版权声明:厦门大鹭网(以下简称“大鹭网”)所发布的内容如果没有声明原创,则表示其为转载内容,大鹭网转载的所有内容只为增加传播途径之用,不作任何商业行为。如若发现大鹭网的任何内容对您造成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如未联系我们,则表示作者默许大鹭网转载其内容。大鹭网联系QQ:340198037 站点统计:
闽ICP备2024028522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