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暑假厦门海边总是"长"满了人 文明赶海保护海洋生态

2024-8-1 15:19| 查看: 496| 评论: 0|来自: 厦门网-海西晨报

摘要:   退潮时,市民游客在海边玩耍。记者 王世伟 实习生 洪培瑜 摄  厦门网讯(海西晨报记者 顾婧凌 实习生 洪培瑜)暑假期间,厦门海边总是“长”满了人。每当退潮,赶海的人从天南海北涌来,抓螃蟹、捡贝壳、挖花 ...
 

  退潮时,市民游客在海边玩耍。记者 王世伟 实习生 洪培瑜 摄

  厦门网讯(海西晨报记者 顾婧凌 实习生 洪培瑜)暑假期间,厦门海边总是“长”满了人。每当退潮,赶海的人从天南海北涌来,抓螃蟹、捡贝壳、挖花蛤……收获大海给予的馈赠。在抖音、小红书等网络社交平台搜索“赶海”,厦门的热度居高不下,甚至有网友感慨:“来厦门旅游,不去赶海等于白来!”

  那么,在厦门赶海有哪些注意事项呢?捡到的“神奇动物”能吃吗?近日,晨报记者跟随自然教育机构讲师黄智勇,探索赶海的正确打开方式。

  近日的一天傍晚,晨报记者来到环岛路。正值退潮,不少市民游客在潮间带踩着雨靴,手持镊子,正在弯腰搜寻着海洋生物的身影。

  海鞘、海葵、海兔、寄居蟹……记者在现场看到,在黄智勇的带领下,小朋友在潮间带邂逅了不少“神奇动物”,雀跃不已。

  “来厦门赶海太好玩了!比想象中有趣,还能学到很多关于海洋生物的知识,下次还来!”来自西安的李女士兴奋地表示。

  “老师老师,这个是什么、能吃吗?”赶海中,黄智勇经常被问到这个问题。他的回答是:“以观察为主,我们不吃。”

  过去,人们追着潮汐赶海,在浅水、滩涂和礁石上采集海产品,用以补贴家用;如今,赶海活动已从维持生计转为特色旅游体验和文化传承,吸引市民游客参与。

  黄智勇倡导科学、文明的赶海方式,提醒市民游客在享受赶海乐趣的同时,也要保护海洋环境。“在潮间带捕获的生物,我们为市民游客讲解后,都会原地放生。”他说。

责任编辑: 李奕佳,赖旭华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版权声明:厦门大鹭网(以下简称“大鹭网”)所发布的内容如果没有声明原创,则表示其为转载内容,大鹭网转载的所有内容只为增加传播途径之用,不作任何商业行为。如若发现大鹭网的任何内容对您造成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如未联系我们,则表示作者默许大鹭网转载其内容。大鹭网联系QQ:340198037 站点统计:
闽ICP备2024028522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