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陈莼)7月28日是第14个“世界肝炎日”,今年我国的宣传主题是“消除肝炎,积极行动”,旨在提高人们对病毒性肝炎及其所导致疾病的认识和了解,争取到2030年全面遏制肝炎危害的目标。病毒性肝炎是什么?要如何预防?市疾控中心专家为大家解答。 病毒性肝炎是由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炎症和坏死为主的一组传染病,属于我国乙类法定传染病。肝炎病毒主要有五种类型,分别为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甲肝和戊肝多为急性发病,一般预后良好;乙肝和丙肝病程复杂,迁延成慢性后可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不过,各型病毒性肝炎临床表现相似,急性期以疲乏、食欲减退、肝肿大、肝功能异常为主,部分病例出现黄疸;慢性感染者可症状轻微甚至无任何临床症状。 据介绍,甲肝和戊肝主要经消化道传播,水源或食物被污染可引起暴发流行。乙肝和丙肝主要经血液、母婴和性传播。日常工作、生活接触等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不会传播乙肝和丙肝,也暂未发现乙肝和丙肝病毒经吸血昆虫(蚊和臭虫等)传播。丁肝的传播途径与乙肝相似,与乙肝病毒同时或在乙肝病毒感染的基础上才能感染。 如何预防?市疾控中心专家表示,目前,接种甲肝疫苗、乙肝疫苗是预防甲肝和乙肝最安全、有效的措施。我国实施新生儿免费接种乙肝疫苗,全程免疫需按“0、1、6月”免疫程序接种3针。除新生儿外,易感染人群也建议接种疫苗。甲肝疫苗已纳入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对18月龄儿童给予免费接种;食品生产经营从业人员、托幼机构工作人员、集体生活人员等重点人群也应接种甲肝疫苗;我国已有戊肝疫苗,适用于16岁以上的人群,可自费自愿接种。 注意饮食、饮水卫生和接种疫苗,可有效预防甲肝和戊肝。同时,切断传播途径,可有效预防丙肝。目前尚无丙肝疫苗,但采取有效措施切断传播途径,丙肝是可以预防的。感染丙肝病毒的妇女如有生育意愿,最好在丙肝治愈后怀孕。 需要注意的是,有疑似病毒性肝炎症状或易感染人群,应主动到医疗机构检查。甲肝和戊肝多为急性发病,如有不洁饮食史或病人密切接触史,并伴有疑似病毒性肝炎症状,如全身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肝区不适、尿色加深等,应尽快到就诊。同时,建议乙肝和丙肝易感染人群和肝功能不明原因异常者主动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检查,了解自身感染状况,做到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 责任编辑: 吴郁莹,赖旭华 |